本篇文章970字,读完约2分钟

中新社京都十二月十五日电(记者刘莉生)踏上邓小平访日的足迹,记者千年来古都京都,到处发现了中日交流的历史痕迹。 位于西郊岚山的周总理诗碑也目睹了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两国之间的风雨。

【要闻】重走小平访日之路:京都岚山诗碑作证

周总理诗碑建于邓小平访问岚山的第二年,吸引了许多有着美好愿望的人的脚步。 随着中国游客的增加,岚山之旅被列为受当地旅游部门欢迎的路线。

离岚山脚下的诗碑几百米远的地方有一家叫“岚亭”的餐厅,邓小平访问岚山时吃饭了。 岚亭的关根三喜男社长骄傲地带领记者参观了当时邓小平一行吃饭的和室,室内悬挂着汉文书法和日本以前传来的美术作品,庄重典雅。 他拿着珍藏的红皮专辑,封面上写着“国宾、公宾来馆纪念照片”,翻开第一页便是邓小平的留影。 之后胡耀邦、华国锋、廖承志、邓颖超等中国领导人将留在这里。 岚亭从别墅变成了餐厅,介绍到现在为止经过了40年,专门经营京都的风味料理。 邓小平一行来访,成为岚亭最大的荣耀。

【要闻】重走小平访日之路:京都岚山诗碑作证

据介绍,一位名叫吉村孙三郎的90岁老人提倡在周恩来年轻时代留下脚印的岚山建立纪念碑,得到了邓小平的赞许和当地政府、各界朋友的支持。 日本朋友选择京都特产的鞍马石作为碑文,这块石头质地坚硬,表面呈红褐色,但内部是蓝色的,刻在诗碑上很耐用。 吉村老人请邓小平陪同访日的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写下周恩来留学日本时留下的诗篇《雨中岚山》,要求熟练的石匠在碑文上精雕细刻。 邓小平访问日本的第二年,即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岚山举行了盛大的诗碑揭幕仪式,举行诗碑揭幕仪式的是访日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邓颖超。 之后留下痕迹的中国客人络绎不绝,岚亭也生意兴隆。

【要闻】重走小平访日之路:京都岚山诗碑作证

京都是仿照隋唐长、河洛阳建造的,建于公元794年。 城市的点点散落在寺院的亭台上,许多与中国文化的线相连。 市区呈长方形,以连接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两京,东京模仿洛阳城,西京模仿长安城。 即使是现在,京都也以“洛”字冠以自古流传的地区划分,分为“洛中洛东洛西洛南洛北”。 周总理诗碑的落成为京都增添了新的景色。

【要闻】重走小平访日之路:京都岚山诗碑作证

从那以后,总理诗碑一直被认为是象征中日友好的胜地。 但是,曾经,诗碑也被日本右翼分子洒红漆破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 诗碑的遭遇恰恰证明了中日友好不顺风顺水,不禁心痛。

【要闻】重走小平访日之路:京都岚山诗碑作证

晚秋的总理诗碑,在火红的红叶丛林中闪闪发光。 诗碑上写着“在模糊中偶然遇到一些光明,真的觉得很美”。

标题:【要闻】重走小平访日之路:京都岚山诗碑作证

地址:http://www.dfz1.com/dgxw/4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