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0字,读完约4分钟
影子银行现在就像莎士比亚写的哈姆雷特。如果你问1000个人这是什么,你可能会得到1000个答案。影子银行这个术语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它诞生才五年,所以中国没有影子银行的准确定义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过去的两年里,关于影子银行的讨论变得越来越激烈,从来没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影子银行就像一个打扮的小女孩,各方对它的态度真的很值得思考。
事实上,金融稳定委员会、美联储和其他西方机构已经就影子银行做了一些书面声明。这些定义可归结为两个特征:第一,它们不受银行监管体系的约束;其次,它具有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如期限错配和高杠杆。将这两个特征应用于国内金融活动,很少属于影子银行的范畴。然而,与此同时,“影子银行”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报纸上。据估计,它的规模将是20万亿元和30万亿元,其体积看起来令人惊叹。在各种新闻报道中,似乎除了传统的银行信贷、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之外,所有的金融活动都可以称为影子银行。尽管公众舆论对影子银行的风险感到担忧,但也有观点认为,影子银行本质上是金融创新,应该鼓励发展。
有这样的争论并不奇怪。你告诉他概念,他告诉你风险;你告诉他风险,他告诉你创新。每个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所以说截然相反的话是正常的。当学者们为了研究的目的讨论什么是影子银行时,他们应该列出一个、两个、三个,并排除那些不符合这些要素的。媒体中的影子银行通常更受欢迎。出于观察者的本能,媒体讨论金融,并更加关注风险。所有缺乏监管并可能导致风险的金融产品都会被媒体“夸大”。这不是“对世界混乱的恐惧”,而是媒体的职业属性。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逃避监管可以被视为金融的生命力。为了规避监管,有必要在监管体系之外建立一个新的信用体系。金融工作者当然有理由称这种工作为创新。
目前,人们谈论最多的影子银行是银行融资和信托产品。去年底,银行理财余额超过7万亿元,信托业委托资产也超过7万亿元。目前,它们是否属于影子银行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根据西方机构对影子银行的定义,银行融资不具备这种特征。然而,事实上,银行融资确实发挥着“影子”作用,这不同于以前的存贷款制度,银行充当中介,一端与投资者相连,另一端与金融家相连。虽然监管部门已经出台规定,要求银行按照一定的转换系数为表外产品计提风险资本,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好。此外,银信合作产品将通过一系列包装来掩盖融资特征,这使得监管变得困难。此外,银行财务管理是以资金池为基础的,资金和资产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短期是借的,长期是放在一边的。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对银行融资极其重要。然而,与银行存款不同,金融管理没有来自央行的流动性支持,也没有政府信贷。我更喜欢将银行融资视为影子银行的一部分。
事实上,由于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不像美国那样拥有大量的金融衍生品,西方的定义显然不能普遍适用。我们应该讨论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从西方对影子银行的定义来看,它更为中性。在中国,当谈到影子银行时,人们通常会联想到风险,以及更多的负面因素。这与我们的传统思维密切相关。中国人通常会特别尊重那些不受控制的事情。因此,一些业内人士最近呼吁不要盲目扩张影子银行。
归根结底,在严格的金融管制和利率的非市场化下,中国的影子银行可以说是从传统金融体系中溢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创新,也可以说它包含着巨大的风险。中国的金融才刚刚开始,它刚刚踏入的这条河在一秒钟内就不是同一条河了。它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它,让它为中国经济服务。
标题:别让“影子银行说”挡金融创新之路
地址:http://www.dfz1.com/dgxw/1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