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0字,读完约3分钟

在超市购物时,很容易收到各种组织分发的金融产品传单。街上有越来越多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其中一些看起来越来越像银行...近年来,国内理财市场发展迅速,各种金融机构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如过江的鲫鱼。

民间理财乱象多:乱营销傍大款 越红线成三宗罪

但与此同时,金融纠纷居高不下,一些机构甚至逃跑了。在这方面,代表们呼吁明确各监管机构的责任,有效保护人民的金融资产。

私人财务管理的混乱时有发生

在今年两会前夕,上海白银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高层企业带钱潜逃事件,涉及1000多名线上线下投资者。目前,警方尚未公布涉案金额,但据投资者估计,已超过1亿元。

民间理财乱象多:乱营销傍大款 越红线成三宗罪

事实上,近年来以投资和财务管理为名的非法集资案件呈上升趋势。在上海白银之前,有关于黄金加投资集团涉嫌非法集资案的新消息,该案影响了全国许多省市。超过30,000人报案,涉及数十亿元。

民间理财乱象多:乱营销傍大款 越红线成三宗罪

根据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数据,2014年查处的非法集资案件中,超过1亿元的有94起;2014年,河北省检察机关查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400件,是上年的6.5倍。

民间理财乱象多:乱营销傍大款 越红线成三宗罪

在各种非法集资案件中,一些没有金融许可证的私人投资和金融机构成了主角。上海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负责人林告诉记者,他们申请营业执照时,一般申请类别是“金融信息服务”和“投资咨询”。“因为这样的公司没有金融许可证,所以不需要很高的注册资本。从30万元到50万元不等。虽然有些公司的注册资本已达数千万元,但与实际支付情况并不完全一致。”

民间理财乱象多:乱营销傍大款 越红线成三宗罪

林先生估计,仅在上海就有成百上千家这样的公司。“每个人都处于空监管时期,一些机构在扩张业务时不可避免地会变得激进。”以上海白银银行为例,其传单上写着:“从5万元起,年化收益率为8%-15%,投资周期短至三个月,长至一年,可随时提取”——这一承诺高于正规机构的大多数金融产品。

民间理财乱象多:乱营销傍大款 越红线成三宗罪

随意营销、赚大钱、越界——私人理财的三大犯罪

私人金融机构如何吸引投资者?记者发现,主要有以下三种骗人的方法。

-随机营销。很多人已经注意到,在很多城市的超市和商场里,都有私人投资和财富管理公司,他们会挂上宣传图片或设立咨询柜台。一些西装革履的财务经理或顾问故意夸大投资回报,规避投资风险,卖给退休员工、老年人和其他财务风险意识薄弱的群体。

民间理财乱象多:乱营销傍大款 越红线成三宗罪

“一些金融机构也在社区设立了‘实体店’,给你一瓶油和一点福利。我的姑姑和姑姑把他们的钱给他的‘财务管理’这些小糖果。”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激动地说。

民间理财乱象多:乱营销傍大款 越红线成三宗罪

-除了大笔钱。一位监管人士表示,一些机构故意混淆产品性质,误导投资者。常用的手段包括:机构名称听起来“高”,如“xx财富”和“xx资产管理”;实体网点的装修与银行类似,有现金柜台、理财柜台和贵宾室,还有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产品名称模仿银行理财产品,如“xx理财计划第十阶段”。甚至将银行提供的开户、清算、托管等服务夸大为与银行的全面业务合作。

标题:民间理财乱象多:乱营销傍大款 越红线成三宗罪

地址:http://www.dfz1.com/dgxw/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