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3字,读完约4分钟
目前,广东省已进入登革热的高峰期。记者从疾控部门了解到,东莞市出现了地方性登革热病例,该市五个伊蚊幼虫监测点密度较高,进一步增加了疫情风险。
疾控部门表示,今年以来,由于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登革热疫情严重,我省输入病例数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自9月份以来,潮州发生了一次地方性登革热暴发。此外,目前的气候因素也有利于蚊子的繁殖。根据省疾控中心的报告,东莞、广州、佛山、中山和潮州都出现了地方性病例。
“布列塔尼指数”是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数,即每100个家庭中装有伊蚊幼虫(幼虫)的容器的平均数量。根据最新监测结果,我省有132个高密度监测点。其中,位于大岭山、塘厦、石碣和沙田的5个监测站蚊媒密度较高,其中大岭山蚊媒密度最高,布雷顿指数为31.4。
根据往年的规律,7-11月是东莞登革热的高发时期。去年,东莞登革热疫情相当突出,全年共报告病例288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210例,输入病例78例。第一例输入性病例发生在5月,病例增加主要发生在9月以后。专家表示,目前是登革热防控的关键时期,部分地区蚊媒密度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登革热局部爆发或流行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疾病控制专家呼吁公众尽最大努力预防蚊子和杀死蚊子。各级单位应针对办公室、绿地、庭院、假山、水池等场所开展翻盆和清理孳生地工作,开展灭蚊行动,降低蚊虫密度。市民应自觉清理家中的花瓶、花盆及花盆架等蚊子滋生的地方,并定期灭蚊。
回答
我市组织医生开展登革热防控培训
我市为内科、皮肤科、儿科和各医疗卫生机构急诊科的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举办了两期500多人登革热防控技术培训,开展全市登革热应急处置演练,提高登革热应急处置能力。
市疾控中心表示,今年4月以来,我市每月都开展登革热风险评估,指导我市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开展登革热蚊媒密度监测、疫情风险评估、监督检查,加强爱国卫生运动,落实清理孳生地、降低登革热蚊媒密度等各项防控措施。
消灭蚊虫孳生地和控制蚊虫媒介是预防的关键
记者了解到,为了加强对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密度的监测,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省设立了551个蚊媒监测点,对当地登革热风险进行监测。昨日,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东莞大岭山、塘厦、石碣和沙田镇的蚊媒密度处于高密度状态。
专家解释,监测点一般依靠两个指标显示的蚊虫密度来确定风险水平:布列塔尼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两个指标均在5以下,属于安全范围;如果该指数高于20,则意味着一旦输入了外部病例,就可能在该地区引起登革热流行。监测结果表明,大凌山蚊媒密度最高,达到31.4;沙田区23.2,石碣区23.1及22;22,所有这些都有一定的登革热传播风险。
疾病控制专家提醒公众,清理蚊子滋生地和控制蚊子媒介(白纹伊蚊)的密度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手段。
各级单位应开展灭蚊行动,降低蚊虫密度。市民应自觉清理家中的花瓶、花盆及花盆架等蚊子滋生的地方,并定期灭蚊。如有发热、皮疹和关节痛,请及时就医。
■提醒
如果出现发烧、关节痛和皮疹,请就医
市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专家解释说,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通常称为斑点蚊)。主要症状是发烧、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和皮疹。绝大多数病人病情轻微,但少数病人情况危急,这可能危及他们的生命。
专家提醒,目前没有预防登革热的疫苗。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没有蚊子就没有登革热。做好防蚊、杀蚊和清理蚊虫孳生地是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方法。
市民如对预防及控制登革热有任何疑问,可致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热线22625392。东莞登革热集群流行的风险将增加
东莞19个登革热监测点中有13个符合防控要求
东莞是六个省份中登革热的高风险地区,但不在此列
标题:东莞五个登革热蚊媒监测点处于高密度状态
地址:http://www.dfz1.com/dgxw/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