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000字,读完约15分钟

简介:三十年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帷幕拉开了。此后,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育体制开始破冰,教育评价趋于多元化,教育改革取得丰硕成果。然而,阻碍改革实施的障碍也存在。素质教育提出20多年后,“加强素质教育”仍然是公众对教育改革的最大呼声,这确实值得中国教育反思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一个害怕学习数学的小女孩找到了通过绘画学习的最好方法,最终作为一名数学特长生被清华高中录取。

一个喜欢昆虫的男孩,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终于穿越了几个大陆,编辑了《昆虫》,并在同一个舞台上与科学家杨振宁交流。

一个叫妞妞的小学生想和他的同学一起演舞台剧,但是他太害羞了,不敢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他的老师设计让他扮演“一块石头”的角色。在舞台上,妞妞认真地扮演石头。通过服装道具上的洞,他还可以看到同伴们的表演。谢幕时,妞妞被邀请到舞台中央,全场观众为他鼓掌。他非常自豪。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这三个故事,都发生在中国的校园里。在听了“中国教育”的故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名校长表示同意。

2015年8月2日,第12届国际总统会议在芬兰赫尔辛基开幕。清华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向世界讲述了这三个来自中国的教学案例。芬兰-中国教育协会副主席、高级教育顾问董力评论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促进个性化教学是实现‘均衡教育’国家战略的唯一途径。这次演讲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新面孔,展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决心。”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中国的教育模式需要改革,这是近年来社会呼唤的热门话题。事实上,早在30年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帷幕就已经拉开。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造就优秀的人才;将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政府,逐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强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教育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3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和决定相继颁布实施,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今年5月,在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的论坛上,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对中国教育改革带来的根本性变化进行评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教育系统的破冰”和“教育评价的多样化”成为关键词。当然,在肯定教育改革成果的同时,专家学者们也探讨了阻碍改革实施的障碍,规划了新一轮改革的方向。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一直以来,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都是中国人共同关心的话题。2005年诞生的“中国教育小康指数”每年都邀请公众对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在今年的“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公众如何评价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公众对中国未来教育改革的期望是什么?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家长最关心的教育问题:教师的素质

2015年7月至8月,《小康》杂志会同清华大学媒体调查实验室及相关专家机构,对《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后,参考国家相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15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为71.0分,比上年增长0.3分。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主要评价教育投资和政策偏向、教育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教育公平感、平均受教育年限等。今年的教育投资、政策偏差和平均教育年限指数分别为70.6点和80.5点,均比上年增长0.5点;教育法规体系建设和实施情况及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指数分别为89.9分和62.6分,均比上年增长0.1分;教育公平感知指数为56.0分,比上年提高0.3分。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参加今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的受访者都是中国家长,他们的孩子要么在学前班,要么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学习。受访者的年龄组主要是60后、70后、80后和90后,各年龄段的受访者基本平等。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其他不同类型的教育中,今年家长最关心的是什么?根据《2015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的调查,初中教育最受关注,其次是高中教育和小学教育。在去年进行的“2014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学前教育的受关注程度首次超过了高等教育,而在今年进行的“2015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高等教育的受关注程度超过了学前教育,分别在“中国家长最关心的教育类型”排行榜中排名第四和第五。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分别排在第六至第九位。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在近30个涉及方方面面的教育问题中,如入园难、择校难、学生减负、教师待遇等,今年中国家长最关心的是什么?根据“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教师素质排名第一,入园难度排名第二,择校问题排名第三,解决教育公平和打破城乡教育差距排名第四,教育成本负担过重排名第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学生减负、学校官员腐败和教育质量排名第六至第十。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在去年和前一年关于同一主题的调查中,“教师素质”保持第二位,但今年上升到第一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家长对教师的更高期望。

对于教师来说,以身作则不仅是师德修养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体现。什么样的教师行为会违反教师道德?70%的受访者承认他们最讨厌的教师行为是歧视、侮辱和体罚。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繁重的训练,结果是什么?

近年来,教师素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在云南省,2015年初,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昆明市教育综合改革规划》,明确提出要创新教师素质提升机制,优化整合培训资源,改革培训内容,更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计划;4月,市政府发布的《昆明市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提出了更为详细的培训目标:在三年内对全市中小学专职教师进行新一轮培训,重点培训1万名市级中小学专职教师,40%的县(区)级专职教师完成集中培训。对于未参加县级以上集中培训的专职教师,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河南省邓州市创新实施了以教师教育为先导、构筑高地的“阶梯培训”模式;由著名教师带领,送他们到门口;校本培训,全面提升——提高不同层次、大范围的教师素质;在“阶梯培训”的同时,邓州市还将教师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保障措施;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尤其明显的是,可以通过“绿色通道”招聘到高素质的教师,这可以全面帮助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位于河北省的张北县最近设立了200万元的高中教学科研经费,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该县还邀请教育专家在该县作专题报告,派遣教师小组到发达地区培训和学习,并开展"周末班"和"教师笔记"等培训活动,旨在通过专业技能提升项目大大提高该县教师的素质。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当地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这已经成为许多教育者的共识。那么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是什么呢?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峰认为,教师素质是“入学”的首要问题。如今,在许多地方,教师招聘和就业的主要权力都在人事部门。教师招聘评估的一些关键标准不适合教师职业,降低了教师选拔的专业性。学校和教育部门在选择教师时缺乏主动性。这样一个进入教师队伍的“入口”,将对教师队伍的素质造成极大的伤害。在教师培训方面,王峰提出,关键是要建立基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成长机制。他认为,将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教师自身的职业成长结合起来是教师培训的最佳立足点。“教师培训必须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首先要了解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接受相应的讨论指导,从而激发自己的灵感。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王伟说:“可以通过调动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课程的形式,但这不应该是教师培训的主要渠道,因为这可能无法与教师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现在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是培养教师,这是错误的。”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褚赵辉指出,一些培训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在他看来,教师应该有更大的自主权,教师应该为自己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自觉独立地充实自己,自觉独立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改进自己的工作。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

无论是中国家长最关心的“教师素质”,还是政府和学校大力开展的“教师培训工程”,教师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中国做一名好教师。

楚赵辉对教师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你可以通过游戏与你的孩子交流。老师应该多了解游戏,多参与游戏。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师应该了解现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例如,初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内心会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初中二年级。这是一个儿童分化的时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教师很少关注孩子的内部发展,人们往往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成绩。现在高中老师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太注重考试了。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教师处于被动的状态,但他们应该尽力引导孩子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优势。大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从过去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转变为从多角度分析和判断问题。”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除了专业素质,楚赵辉认为爱是所有老师最重要的。

至于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其实老师自己有着最深的感受。“2014年中国新教师奖”获得者魏勇是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的一名特殊历史教师。他思维缜密,视野开阔,很受学生的欢迎。他在历史教育界很有名气,教育界的评价是:作为一名“思想”导游,他有能力用自己的思想点燃课堂,让学生“敞开心扉”。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那么,魏勇作为一名成功的一线教师的经历是什么呢?“我认为一个好老师不应该看起来像一个老师。”魏勇说。他举了阅读的例子。“你去老师家看看。如果他的书架有70%或80%是关于教育和心理学的书,我可以断定这位老师绝不是一位好老师。”通过阅读,魏勇有了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虽然教育学和心理学书籍对教师很重要,但它们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还不够。特别是,大多数教育学和心理学书籍都不是来自一线教师的思想。它们虽然合理,但难以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魏勇是历史老师,但他不仅把自己当成历史老师,还把自己当成文科老师。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和政治名著,因为无论政治、历史还是文学,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和精神。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事实上,我在教育中遇到的学生问题基本上都是人的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人性,我们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不能忘记的“素质教育”

在“2015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受访者评价了当前的一些教育政策和现象。在教育经费问题上,2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教育经费应该偏向初等教育,19.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教育经费应该偏向职业教育,17.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教育经费应该偏向高中教育,15.8%、14.9%和10.2%的受访者分别认为当前的教育经费应该偏向高等教育、初中教育和学前教育。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中国义务教育中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根据调查结果,59.7%的人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城乡、地区和学校差距大”是最大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和2014年关于同一主题的调查中,这一问题在中国义务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名列第一。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除了这个最大的问题之外,受访者还指出了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应试教育模式没有完全改变(50.1%),课外培训课程和辅导书籍杂乱无章(40.5%),教育成本高,家长经济负担重(39.3%),教师素质存在一些问题(36.3%),学生负担重(10.5%)。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大中城市的择校方式日趋激烈。尽管各级政府一直在“多管齐下”地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但在此次调查中,仍有70%的受访者反映其所在城市的择校现象严重。然而,择校现象肯定已经降温。在“2011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择校问题被选为受访者最关注的教育问题。直到去年,80%的家长仍然认为他们城市的择校现象很严重,但今年下降了10%。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在参与“2015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时,受访者提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的建议。50.5%建议“加强城乡教师流动,促进教师均衡”,47.5%建议“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义务教育,扩大教育机会,多渠道实现均衡”,37.9%建议“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35.7%建议“加强农村学校校舍建设,首先实现基础设施均衡”,34.7%建议“加强农村学校教学设备投入”。 缩小教学设备的差距”,29.6%的人建议“寻找教育以外的途径,如打破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在高等教育方面,参与“2015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的中国家长也表达了他们的期望。他们普遍期望高等教育能够“培养人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培养人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培养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受访者也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示担忧,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人文教育缺失与学生素质问题”、“教学质量差”、“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研究生扩招、质量泡沫与质量下降”等。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在“2014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职业教育成为“新宠”,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愿意让子女选择职业教育学校。今年,受访者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壮大寄予厚望。他们最希望的是中国职业教育能够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对于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受访者认为首先要做的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建立系统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建设标准、评价标准和管理标准”;第三,“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行发展,相互支持。”在被调查者选择的高考改革最佳路径中,“建立和完善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生制度”也名列第一。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公众的期待也在很大程度上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在“2015年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中,“小康”要求受访者自由表达对教育改革的最大期望。经过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最大的呼声“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德、智、美、劳的全面发展”出现在纸上。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21年前,“素质教育”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使用。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素质教育提出后,人们发现“虽然素质教育在中国已经升温,但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却不容乐观。”

然而,经过中国30多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20多年的素质教育,“加强素质教育”仍然是公众对教育改革最大的呼声,这确实值得中国教育反思。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哲的支持。清华大学媒体调查实验室研究员王也参与了这篇文章

标题:2015中国教育小康指数:71.0

地址:http://www.dfz1.com/dgxw/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