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53字,读完约8分钟
来到天津,位于中心城市南部的“五大道”,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称,这里还有300多座风格各异的小建筑。在“成都路”上,有一栋不起眼的四层英式别墅,是目前袁家唯一的房产。别墅上挂着“苏怡诗西餐厅”的牌子,经营者是袁世凯的孙女袁家泰,现年84岁。
袁家弟是袁世凯在世的长孙。她精力充沛。她69岁时开始在海上做生意,现在她仍在商界挣扎。这位老人皮肤细嫩,看起来很年轻。他仍有昔日好家庭的味道。
“我没有继承袁家族的封建残余。唯一可以保留的是生活的精致。”袁家泰的服装讲究特色,她的指甲油是香港的,她的化妆品是倩碧等大牌,她的首饰工艺精湛,甚至她的洗发水和沐浴露都非常讲究。她说她没有下棋、书法和绘画的天赋,她唯一的爱好是购物。
袁家时很自信:“我现在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很独立,这在老袁妇女中是找不到的。”现在的生活让我很开心。”袁家泰在天津做了24年的CPPCC会员,她始终站在招商引资、扶贫济困的前列,为天津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
说起过去,袁佳蒂很高兴自己经历了不平凡的起起落落。“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伟大的转变和经历。半个世纪以来的巨大变化拯救了我,激发了我求生的欲望,让我学会了自力更生。否则,就像大多数袁家族的后裔一样,我被宠坏了,被遗产所寄生,然后吸鸦片,玩得很开心,最后在贫困中死去。
祖母是韩国人
袁家弟是袁世凯的第四个儿子袁克端的女儿。袁世凯娶了一妻九妾,其中有17个儿子,15个女儿,22个孙子和25个孙女,以及79个袁氏家族的儿孙。
袁家第的父亲袁克端是袁世凯的四舅妈吴的儿子。吴是袁世凯的三个朝鲜妻子之一。在那些日子里,她是一个女仆,陪着金,韩国公主的妹妹,到袁家。我想,本应是“第一间房”的金,和她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袁世凯。他们三人都是朝鲜人,嫁给了一个陌生的封建家庭,没有语言,不懂中国的封建礼仪,在袁的家庭里受尽了屈辱和折磨。
袁世凯喜欢缠足的女人。除了这三个,他的妻子和姑姑都被束缚住了。三个女人来了,都长大了,不会缠足,只好模仿京剧里华旦和吴丹的“踩一寸”来取悦袁世凯。吴有幸在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期间死去,罪行较轻。另外两人直到袁世凯去世才离开“村子”,最后连路都走不了。不仅如此,这位充满嫉妒的大太太经常趁袁世凯不在时打他们、骂他们,甚至虐待他们。
袁世凯死后,他的现金被分成17份,分给了他的每个儿子。每人一股,相当于12万银元。15个女儿,每人有8000银元的嫁妆。一个妾和她的孩子住在一起,不考虑现金。但袁世凯的金银是软的,玛瑙玉和缎子毛皮,每个房间的妻子平均分享一些。
在天津胜利路大营门,原来有一个大院和六栋楼。解放前,袁世凯的大部分妻子及其后代都住在这里。袁家弟1924年出生在这里。那时,我的祖父袁世凯已经去世8年了。
袁嘉轩从未见过她祖父,但她在某种程度上听说过:“我父亲很怕我祖父。他们过去每天都问候我的祖父。每天,他们几乎都是同样的问题和答案,有时会惹恼我的祖父,甚至被人用鞭子和木棍殴打。”袁世凯在迎接他的时候,偶尔会请他的儿子陪他吃饭。据说有一次,他的二儿子袁吃得很饱,袁世凯递给他一个热馒头。他不敢说不吃它。他把馒头塞进袖子里,烧了一层皮。
袁家蒂说,虽然袁世凯对儿子很严格,但他对女儿更“溺爱”。“祖父有‘女儿第一’的想法。家里的男孩有绰号,但不允许他有女儿。他认为他的女儿是别人的人,同时,这也是他拜访家人的工具。袁的子女都是包办婚姻,几乎都嫁给了当时满清王朝和军阀的后代。”
一个与世隔绝的大女人
袁家台的母亲是天津最著名的盐商何的女儿。她母亲的家人在天津租了成千上万间瓦房。当时,两人结婚了,这让许多人羡慕不已。
然而,当谈到他的父母和姐妹时,袁家泰却很痛苦。她的父亲毕业于天津新华学院,他的书法相当水平,古老而简单,有自己的风格。然而,作为大总统的儿子,袁克端从小就养成了吃喝玩乐的习惯。他在张担任大元帅府参事,但他甚至不能上课。后来,他在开滦矿务局当局长,每月被分成300元银元。袁世凯在从事洪宪帝制时,还刻有“皇四子”的印章,与雍正相提并论。不幸的是,美好时光没有持续多久。1916年袁世凯死后,这个儿子一夜之间从“皇帝的四个儿子”变成了普通人。他很难接受,受到极大的刺激,变得疯狂。
袁嘉迪童年时过了13年优越的生活。4岁时,她被无子女的二姨收养,来到了江南水乡无锡。“二姨家是个新家庭,二叔在美国读书,是个民族实业家,早在中国就接受了工业救国的潮流。他在无锡有一家丝绸厂,是当地最富有的人。”在二姨的教育下,袁佳蒂开始学习英语和了解商务,并被上海中西女子高中录取。
袁家泰去了一所教会学校。她说当时她最害怕的是上历史课。"只要一提到袁世凯,我就感到羞愧."
“当我进入学校时,汽车的窗帘被拉开了。八点开始上课,我七点五十分进学校,公交车会一直开到学校。他们担心我会被绑架,所以他们带了一个保姆,一个男保镖,一个司机和三个人带我去学校。我上课的时候,外面要有保镖把守,司机会回去接我们。”袁佳蒂后来回忆道,“你把这种生活叫做什么?这是幸福吗?我不这么认为。这就像一个没有自由的行尸走肉,你与社会没有任何联系。”
但不可否认,在无锡的日子是袁家泰最快乐的时光。她可以去街上和邻居家的男孩一起玩。然而,袁家泰17岁时,因为二姨出国,她被送回天津老家。
回到死去的袁家,袁家台开始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如“早晚问安,吃饭时不‘过河’”。“我家不让我上学,因为大学是男女同校的,所以他们邀请了中国先生在家。我学了4年古汉语,现在还有些诗和歌。”
在姑姑家接受西式教育的袁嘉轩无法呼吸。"袁的封建残余到了后期,年轻人无法接受正义感."不久,袁家蒂结婚了,嫁给了当时在天津全国工商界颇有名气的元丰五金公司的老板丁先生。
“我妻子也是资本家。那时,她自己创办了三家企业,我们也有一家贸易银行。我亲自阅读了年底收到的所有款项。”但很快,随着政策形势的变化,她的命运发生了逆转。
1956年,公私合营开始,袁的特权被取消。没有钱,他们再也不能买东西了。这些微妙的变化对袁家泰来说是“一个适应和转变的过程”。
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让她感觉到了“真正的终结”。袁家蒂接到了最后通牒,全家人都去农村进行改革。那时,她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在甘肃祁连山插队了。她和丈夫带着三个儿子和一个床罩,告别了这座已经住了几十年的小楼,来到了天津西郊的一座大寺庙——王庄子。
袁嘉轩走后,她再也没有回头。那时她认为她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农村对袁家泰和她的全家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荒凉的土地、崎岖的土路、低矮的土房和呼呼的北风让这家人不知所措。“我学会抽烟是为了驱赶蚊子和毒蚂蚁;如果你不吃,你只能吃蓬头垢面的窝头和野菜;运动过后,吃了40磅土豆,我就回去离开。”袁佳蒂突然发现她的意志力是如此的坚强。
在农村呆了很长时间后,袁家泰开始使用他的大脑:“那里的生活很贫困。一天工作后,只有一个工作点,一个工作点只有15美分。我以为我丈夫是天津工商联五金工会的主席,他是做生意出身的。他大胆地向村里提议开一家小五金厂。”在农民的支持下,袁家台在当地开办了第一家镀锌厂。她是工厂会计,她的丈夫是厂长。由于他们的努力,小工厂变得越来越繁荣,给农民带来了很多好处。在工厂开业的第一年,村里的工作点数提高到了85美分。“这可能是第三年来农村,我们最痛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袁家蒂一家在农村工作了八年。1973年,周恩来总理邀请我的堂兄袁家骝回国。根据周总理的指示,袁世凯的第三代子孙逐渐恢复了自由。1978年,袁家泰回到天津,住在天津市成都路40号小杨楼。她有复杂的感情。“经过八年的转变,我意识到了什么?这不是钱的重要性,而是一个人生存的能力。这是一种生活在任何状态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现货银市场发展迅速,日益成为投资者最受欢迎的投资品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积极参与,在现货银市场上赢得了第一桶金。随着白银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中出现了害群之马,一些公司也打着现货银的旗号侵害投资者的利益。然而,行业中的一些非正式公司往往具有以下特征。投资者可以参考他们的身份,谨防上当受骗!
美联储的利率决定被推迟
请注意“今日策略”一栏,了解当天的预期波动范围
2015年2月4日
标题:袁世凯孙女的财富人生:靠炒股起家 84岁还在打拼
地址:http://www.dfz1.com/dgxw/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