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40字,读完约7分钟
根据港澳信息统计数据,2012年年报中有252家具有“国有”背景的上市企业公开披露了业务招待费,总计65.25亿元。按业务招待费排名前20位的国有上市企业是:中国人寿、中国铁路建设、中国交通建设(报价、资本、股票、咨询)、中国南方机车(报价、资本、股票、咨询)、葛洲坝(报价、资本、股票、咨询)、中国北车(报价、资本、股票、咨询)、宏远证券(报价、资本、股票、咨询)、中国化工(报价、资本、股票、咨询)、东方电气(报价、资本、股票、咨询)、招商证券(报价、资本、股票、咨询)、中航工业 CSCL(报价、资金、股票栏、询价)、经纬纺织机械(报价、资金、股票栏、询价)、高萍电气(报价、资金、股票栏、询价)。 中国人寿的接待量最大,达到14.18亿元。
其中,建筑和制造企业已成为最值得招待的支出。在营业招待费超过1亿元的国有企业中,中国铁路建设、中国交通建设等建筑企业和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制造企业名列前茅。在资源企业中,五矿发展、金钟黄金、上海能源(报价、资本、股市、询价)、上海电力(报价、资本、股市、询价)和攀钢钒钛(报价、资本、股市、询价)的招待费均超过1000万元。
商务招待是一条“潜规则”
根据上市公司财务规定,企业招待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其他活动中为接待招待所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对外联络、公关、会议接待、客人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这通常被理解为吃东西和送礼物。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招待费,按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营业收入)的0.5%。
中铁建设宣布,与去年4843亿元的营业收入相比,公司的业务招待费占0.17%。虽然没有超过上述规定,但公司承认这一绝对金额确实偏高,并表示将把控制商务接待的增长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指标,并在今后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根据业务招待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中国交通建设和中国水电(报价、资本、股市和咨询)均为0.26%,中国北车为0.17%。
虽然基本控制在0.5%以内,但与上年相比,许多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大幅增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去年的业绩增长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满意的结果。
中国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去年的招待费支出为7.8亿元,主营收入为2962亿元,同比增长0.29%,净利润同比仅增长3%,招待费支出增长20%。对此,中国交通建设在其年度报告中没有给出原因。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中国交通建设投资者关系部的工作人员表示,回答这个问题不方便。
数据显示,葛洲坝净利润同比增长0.78%,远低于招待费的增长率;中国煤炭能源的业绩同比下降;五矿在开发中损失了近4亿元。
对于招待费大幅增加的原因,上市公司给出的解释含糊不清。中国北车和葛洲坝都表示,业务规模的增长导致管理费用相应增加。至于具体原因,葛洲坝告诉记者,一切以公司公告为准。
东风汽车的业务招待费(市场、资金、股票市场和咨询)超过1500万元。该公司的一位匿名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业务招待费占其总营业收入的0.08%,包括十几家子公司报告的金额。他承认,东风汽车的商务接待主要是在营销业务领域。“顾客越来越多,招待费用也越来越高,但相比之下,我们的商务招待费用却很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企业往往在关系网上投入巨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商务招待都可以说是一条“潜规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接待越多,这是业内不争的事实。”
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分析师唐源(音)对《中国经济周刊》(China Economic Weekly)表示:“商务招待目前很难定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个概念模糊的‘盒子’,里面可以装着商务招待的必要消费,也可以装着奢侈消费和过度消费。商务招待不需要像三个公共基金那样公布细节。简而言之,它意味着不透明。”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1998年监察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企业招待费等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定》中,只提到了国有企业企业招待费的披露。
此外,在企业所得税实施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中,也有一些零星的关于企业招待费的规定,但对企业招待费的披露极为少见。
“尽管在商务接待方面存在争议,但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影响二级市场是很困难的。”一家经纪公司的建筑行业分析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然一些建筑公司的招待费较高,但招待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很低,没有明显变化。从公司正常开支的角度来看,它不会影响市场的争议,也不会导致股价震荡。业绩支持是二级市场业绩的关键。”
“中国铁路建设不是最”
在专业人士看来,尽管对于上市公司是否在其年度报告中披露“商务招待”没有硬性规定,但实际上,一些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包含“商务招待”,而另一些公司则将其“融化”,而不是将其纳入年度报告。
一位来自一家会计公司的匿名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不能排除一些上市公司将业务招待费分配给其他管理费的可能性,这些费用不会在财务报告中显示。
该会计师的意见得到了一家要求匿名的上市公司秘书长的认可。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铁路建设的招待费用并不是最多的,因为许多公司根本没有披露这个项目。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统计,对于这部分费用,企业的财务报告如农业银行(报价、资本、股票栏、咨询)、中国工商银行(报价、资本、股票栏、咨询)、中国银行(报价、资本、股票栏、咨询)、中国建设银行(报价、资本、股票栏、咨询)等。万科A(市场、资本、股票、咨询)、招商局地产(市场、资本、股票、咨询)、CIMC集团(市场、资本、股票、咨询)、华侨城A(市场、资本、股票、咨询)、中国核科技(市场、资本、股票、咨询),以上费用中包含多少“商务招待”不得而知。
港澳信息统计显示,中石油(报价、资本、股吧、咨询)、焦作万方(报价、资本、股吧、咨询)、新兴铸管(报价、资本、股吧、咨询)、岳阳兴昌(报价、资本、股吧、咨询)、*圣安钢(报价、资本、股吧)
截至发稿时,《中国经济周刊》尚未收到上述相关公司的任何回复。
上述会计师事务所承认,投资者之所以如此厌恶巨额招待费,是因为长期以来,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业务招待费一直是一个呆账,对于如何支出、审计和披露业务招待费一直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
这位人士指出,作为一个可能涉及官员腐败和企业合法经营的重要问题,商务招待本质上是一个公共问题,而不是一个“私人问题”,特别是对于占用公共资源的国有企业而言。对于上市国有企业来说,由于制度的缺失,“股东是否有权要求披露”已经成为一个模糊的问题。
在国外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根据公司的不同,每个公司都会有所谓的业务招待费,但他们不会有业务招待费的参考。上述人士表示:“他们将根据情况把所谓的招待费分配到其他业务费用中。”
(本报记者姚、李、白朝扬、赵也为本文撰稿)
标题:隐秘的企业招待费:中国人寿14亿远超中国铁建
地址:http://www.dfz1.com/dgxw/10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