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0字,读完约4分钟

截至去年年底,理财资金余额为15.02万亿元,比2013年底增加4.78万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上半年,该行的理财资金增加了约2万亿元。

银行理财业务超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进入转型的关键时期。净值,无论是从监管要求还是打破刚性赎回的需要,都是转型的关键方向。

今年,对于银行来说,净值的实施增加了一个内生动力,即资本市场。

历史总是相似的。回顾银行理财的净值产品,记者发现第一批净值理财产品并没有出现在最近一两年的过渡期,而是诞生在最后一个“牛市”。

当时,资本市场繁荣,实体经济低迷。银行主动选择净值产品,以资本市场为主要投资目标,确保产品回报。

在向净值转化的道路上,方向和实现路径仍在解决之中。

净值产品的比例继续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人士获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月底,银行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接近18万亿。

根据中国银行(报价601988,咨询)金融市场年报(2014)(以下简称报告),截至去年年底,金融管理资金余额为15.02万亿元,比2013年底增加4.78万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上半年,该行的理财资金增加了约2万亿元。

银行理财超17万亿 净值化产品占比继续提升

其中,越来越多的人以净值的形式呈现。根据《中国银行业金融市场年报》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根据资产净值产品(开放式和封闭式资产净值产品合计)/金融总规模估算,资产净值产品约占5.74%,总规模约为8600亿元。

银行理财超17万亿 净值化产品占比继续提升

但是,当时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银行的净资产产品比重超过了行业比重,这种比重在净资产转型初期就开始了。如招商银行2014年年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理财产品净值余额为2426.49亿元,占理财产品营运资金余额的26.72%,同比增长395.70%。

银行理财超17万亿 净值化产品占比继续提升

据记者了解,从2015年到现在,至少有三家银行的产品/理财业务规模在30%左右。提高净资产产品的比重和扩大表外理财规模仍是今年理财业务的关键词。

不同的是,与前一两年相比,今年的资本市场为理财产品向净值转化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根据交通银行的季度报告(报价601328,咨询),该公司在第一季度发行了首款以新股认购为主题的净值理财产品。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资产管理部(报价60万,咨询)将把净值产品纳入今年的重点规划。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陆续推出一系列净值产品,主要包括新股票基金、固定资产、股权资产和海外资产。

银行理财超17万亿 净值化产品占比继续提升

一些接近招商银行的人士透露,最近招商银行在资本市场上投资的产品规模已经达到5000亿元。

金融净资产转换的内生动力

“银行今年发行的金融投资净值大多是标准化资产,如股票和其他股权资产。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净值产品的收益率也超过了预期收益产品。银行业希望利用资本市场扩大净值产品的规模。”一位资产管理部门的官员说。

银行理财超17万亿 净值化产品占比继续提升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牛市结束后,股票产品怎么办?

记者发现,在2006-2007年期间,银行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密集发行净值产品,其中许多是新的股票产品。

上述资产管理部人士回忆,当时银行理财还处于起步阶段,债券市场和非标准市场都相对低迷。在中国市场,发行新股是一种独特的无风险套利方式,可以提高银行理财收入,帮助发展。这些产品是根据净值设计的。

银行理财超17万亿 净值化产品占比继续提升

据媒体报道,2007年,各银行共发行236种新股理财产品,新增银行理财产品年均收益率达到18.5%,最高收益率超过23%,成为当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之王。

银行理财超17万亿 净值化产品占比继续提升

随后,2008年,资本市场由牛市转为熊市,2008年9月,ipo暂停,一些银行暂停开发新的理财产品。尽管ipo在2009年重启,但监管政策发生了变化,银行没有延续之前的发行势头,逐渐退出了新的市场。

银行理财超17万亿 净值化产品占比继续提升

然而,在资本市场低迷之后,2009年又有一件事影响了银行融资,那就是4万亿救市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银行投资非标准债权投资模式的开端。

现在,环境有点类似于那个时候。资本市场已经回到高水平,房地产和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同时,利率市场化的到来进一步降低了银行的理财收入。

银行理财超17万亿 净值化产品占比继续提升

2015年第一季度,在公共基金和股市资金分流的情况下,国有大银行理财资金余额下降或增速明显放缓。入股资本市场也成为银行的吸引力。

标题:银行理财超17万亿 净值化产品占比继续提升

地址:http://www.dfz1.com/dgxw/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