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8字,读完约3分钟

[由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个人账户积累不足,各方应多渠道探索养老金来源。在我们看来,消费者养老金可以作为来源之一]

面对老龄化的加速,个人养老账户资金积累严重不足,这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后,建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以确保养老金供给充足。

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一方面,本应作为个人养老金储蓄的8%的个人账户资金被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另一方面,过高的基本养老金率降低了个人自愿养老金储蓄的空。

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消费养老需走企业年金之路

近年来兴起的消费养老是中国社会的一项创新,开辟了继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之后的第四大养老来源。然而,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消费养老领域出现了一些混乱,影响了这种新型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消费养老需走企业年金之路

消费年金应借鉴企业年金的经验,纳入合格计划管理的运行轨道——坚持信托原则,委托优秀受托人管理。消费养老金纳入合格计划后,闲置资金将被纳入真实账户个人养老金账户,有望达到增加居民养老金储蓄、弥补养老金结构性缺陷的社会效果。

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消费养老需走企业年金之路

养老金合并后的结构性缺陷不可低估

自2014年10月1日起,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纷纷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合并,拉开了中国养老金深入改革的序幕,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然而,中国养老金制度的深层次问题将逐渐暴露出来,政府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

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消费养老需走企业年金之路

如果将各类职工缴费(个人缴费基数的8%)视为社会保险费,而不是个人养老金储蓄,个人账户只是记录缴费和分配个人权益的制度安排,这就意味着中国已经停止了自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多次强调的“建立真正的个人账户”的制度安排,个人养老金储蓄账户和养老基金市场运作的实际操作机会被挤出,导致中国养老金制度的结构性缺陷。

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消费养老需走企业年金之路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获得基本养老金就像乘坐公共汽车,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拥堵,鼓励提前退休并减少劳动力供应。养老金责任和风险管理将转向政府。当基本养老金的支付水平和替代率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而降低时,政府在面临舆论压力时就会陷入缺位和越位的困境。

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消费养老需走企业年金之路

目前,改善养老金结构和个人账户体系存在五大困难:一是国家缺乏白银经济战略和改善老年人口资产结构的动力。

最典型的是,很难实现资本市场红利向养老基金的分配。由于养老基金不信任资本市场,政府和社会也缺乏相应的治理能力。在短期担忧大于长期担忧的政治选择下,养老基金只能放弃投资机会。

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消费养老需走企业年金之路

此外,除了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等少量资产(均低于2万亿元人民币)外,中国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养老资产储备。众所周知,美国有23万亿美元的养老基金资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0%以上。安联中国养老金可持续性指数在50个国家中排名第45位。

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消费养老需走企业年金之路

第二个困难是企业养老保险费率太高。这已成为阻碍民营企业和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员工缴费已经成为现收现付养老基金的主要来源。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消费养老需走企业年金之路

第三,个人账户负债规模扩大。自1997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全面实施以来,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的职工个人缴费金额已超过3万亿元。如果认定为挪用,将存在侵犯公民财产权益的法律风险;如果被视为借款,将存在偿还债务(包括投资收益)的财务风险。

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消费养老需走企业年金之路

第四,养老金的顶层设计和结构调整滞后,至今仍缺乏科学的待遇调整机制,也缺乏促进老年人就业和鼓励延迟领取养老金的激励政策。50岁以下领取养老金的人和76岁以上的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有很大的差别。

标题:发达国家老龄化经验:消费养老需走企业年金之路

地址:http://www.dfz1.com/dgxw/7996.html